32.3.8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,夜书,火不明,因谓持烛者曰:“举烛。”云而过书“举烛”。“举烛”,非书意也。燕相受书而说之曰:“举烛者,尚明也;尚明也者,举贤而任之。”燕相白王,王大说,国以治。治则治矣,非书意也。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。
说:通“悦”。
楚国郢都有个人要给燕国宰相一封信,晚上写信的时候,烛光不亮,就对拿蜡烛的人说:“把蜡烛举高。”嘴里说着而错误地在信上写上了“把蜡烛举高”。“把蜡烛举高”,并不是这封信要表达的意思。但燕国的宰相接到信之后却解说它说:“把蜡烛举高,就是崇尚光明;所谓崇尚光明,就是要选拔有德才的人来任用他们。”燕国的宰相把这个意见告诉给燕王,燕王非常高兴,燕国因此而治理好了。治理倒是治理好了,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。当今社会上所推举的学者多数是像燕国的宰相这种人。
32.3.9郑人有且置履者,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,至之市而忘操之。已得履,乃曰:“吾忘持度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不得履。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”曰:“宁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
坐:通“座”。
郑国有一个将要购置鞋子的人,先自己量好了他的脚并把这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,等到去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。已经在集市上挑到了鞋子,这才说:“我忘记拿尺码了。”就回家去取它。等到他再返回集市,集市已经收摊了,于是就没有买到鞋子。有人说:“你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这鞋子呢?”他说:“我宁愿相信那尺码,也不相信自己的脚。”
32.4.0四
对第四条经文的解说